三、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长期致力于老年护理、社区护理、脑卒中护理相关研究。研究领域涉及老年家庭护理服务、脑卒中残疾防治、移动医疗服务、健康促进研究等。曾在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进行访问学习和研究合作,有丰富的多学科训练背景。擅长采用混合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手段挖掘健康相关的体验并构建理论框架;也擅长通过纵向研究、大数据分析等进行健康相关问题的机制探讨并构建干预方案。在国内较早开展老年家庭护理服务、脑卒中康复护理等系列研究,尝试将社会学理论、经济与管理学理论应用于护理学研究中,从照护需求、社会支持、健康行为等角度丰富老年家庭护理的理论诠释,并重视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开展基于实施科学的临床转化。通过多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1994年至今,在《中华护理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CI)、《Journalof advanced nursing》(SCI&SSCI)、《ClinicalRehabilitation》(SCI)、FrontiersinNeurology(SCI)、《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文章30余篇,申请专利12项,主持国际课题、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6项,经费约300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获康复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全国护理科技进步奖及上海市护理科技进步奖各1项。在老年护理学、脑卒中护理、健康促进、实施科学等研究领域累积深厚,为我国老年护理学学科建设做出贡献,由于专业成绩突出,成为护理学A+学科带头人和上海市高峰学科护理学带头人、成为唯一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和上海市卫生系统第二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的护理专家,2020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护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一)老年护理方向的科研工作情况 本人自2003年开始开展老年护理研究,在该领域具有较好的学术声誉。先后主持11.5军队课题“军队离休干部医疗服务需求评估(2006年)”、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城市老年家庭护理支持系统的研究(2008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居家养老背景下的老年人-照顾者-护理互动式服务机制及模型的研究(2011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市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支付意愿的研究(2013年)”、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一轮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资助课题“老年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安全促进机制的研究(2013年)”、上海市I类高峰学科护理学子项目“社区与慢性病护理(2016年)”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21年获批国社科重大项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残疾预防策略与应用研究”。 在老年护理服务领域的主要学术成果:①明晰了老年人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的概念和范畴:深入分析国内外家庭护理的历史演变,分析国内外老年人家庭护理政策的历史与现状,对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Professionalhomecare)的内涵和范畴进行了诠释。为后继开展的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研究厘清了基本概念;②开展了老年缺陷和照顾的理论研究,丰富老年护理和照顾理论:运用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构建了居家老年人自我照护缺陷模型、分析了老年人老化感知特点及影响因素等,为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照顾提供依据;③引进汉化测评工具2个,丰富老年护理评估工具(自我感知老化工具、自主与社会参与评估工具);④基于老年人及照顾者需求研究,论证了可以居家开展的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项目:对上海市近2000名居家老年人、557名居家老年人的照顾者(配偶、子女)进行了现况调研,对39名老年人和15名家庭照顾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分析了老年人和照顾者对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度初步拟定应优先开展的专业性家庭护理的服务项目32项,采用卫生经济学支付意愿法对上述服务项目的支付意愿进行了进一步评价;⑤对老年家庭护理安全服务的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构建了老年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安全促进机制、开发了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构建并验证了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⑥构建了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型,为培养合格的居家护理人员提供依据。 在老年护理领域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2名,发表相关中英文论著7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研究成果为积极推动我国老年家庭护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经验和理论参考。指导研究生完成的论文包括:上海老年家庭照顾者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要的研究(刘腊梅,硕士)、上海市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性服务的研究(曾莉,硕士)、上海市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支付意愿的研究(万霞,硕士)、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及相关因素研究(胡蕴琦,硕士)、自主参与量表的修订、信效度评价及初步应用(李红,硕士)、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的行动研究(孔庆芳、硕士)、上海居家养老老年人自我照护缺陷理论模型的研究(周妹、硕士)、基于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式的军队离休干部卫生服务需要研究(徐燕、硕士)、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研究(庞亚娟、硕士)、专业性家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汤先萍、博士),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构建了我国成人静态生活方式形成的理论模型(陈雪梅,博士)和糖尿病患者健康信息行为探析(高晨晨,博士)。。 (二)老年残障最突出的问题-脑卒中康复护理方向的科研工作情况 在对老年人及居家照顾者的研究中,发现脑卒中是老年残疾家庭照顾负担和社会照顾负荷最重的疾病,因此,逐渐聚焦是脑卒中这一高致残、高发病、高致死的老年残疾人群开展系列研究,包括:通过系列纵向研究,了解卒中后早期、中期身心特点和康复需求轨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循证研究,构建19个主题的脑卒中循证护理方案和技术标准,为脑卒中后康复护理提供标准和技术,并基于实施科学,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54家脑卒中护理示范基地应用、推广,为开展基于实施科学的临床转化,解决证据走向实际应用的困境提供了参考和范例,成果获得康复科技进步二等奖。聚焦这一主题,先后主持了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脑卒中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护理模式及护理技术标准(201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项目“基于‘互联网+’的脑卒中医院-社区-家庭智慧照护网络的构建和应用研究(2016年)”、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脑卒中预防与康复系列科普活动(2021年)”等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及时将研究成果反哺社会,获得好评。 在脑卒中护理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成果:①构建理论模型2个,丰富康复护理理论:脑卒中患者健康坚韧性作用路径及分析模型、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抑郁和生活质量路径分析模型;②探索脑卒中后身体、心理和社会变化轨迹6个,为康复护理干预提供依据:包括脑卒中发病6个月的功能变化特点、抑郁、焦虑、生活质量、健康坚韧性、心理弹性和社会参与变化轨迹模型;③在深入研究脑卒中患者护理需求和康复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系列脑卒中循证护理方案和技术标准,涵盖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三个疾病阶段的19个主题384条证据的脑卒中循证护理方案和技术标准,可直接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为提升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质量和内涵提供参考和依据;④构建脑卒中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护理服务模式1套,保证康复护理的连续实施;⑤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54家脑卒中护理示范基地应用并推广,为开展基于实施科学的临床转化,解决证据走向临床的困境提供了参考和范例;⑥编写脑卒中健康教育手册一本(周兰姝主编,脑卒中患者的回归之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5),已在54家基地使用,目前发行1万余本;⑦带领学生研发用于脑卒中护理的专利3项(一种脑卒中病人肢体护理按摩装置,一种慢性病人康复护理架,多功能护理装置)。 在脑卒中护理领域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名,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8名,形成研究生论文11部,发表论文26篇,其中SCI13篇。指导研究生完成的论文包括:脑卒中(卒中后六个月)循证护理方案的构建及验证研究(孟宪梅,博士)、基于行动研究的脑卒中个案管理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朱晓萍,博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功能、生活质量变化轨迹研究及照护需求模式的初步构建(李娟,博士)、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循证实践方案的实施研究(翁瑛丽,硕士)、艰难的回归: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周璇,硕士)、首发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刘智慧,硕士)、首发脑卒中患者社会参与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贺亚楠,硕士)、脑卒中患者健康坚韧性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潘菁,硕士)、脑卒中患者健康信息素养量表编制及测量学评价(姚志珍,硕士)、中文版自主参与测评问卷的修订及脑卒中人群的初步应用(李红,硕士)、脑卒中患者家庭抗逆力纵向发展轨迹研究(叶明明,硕士)。 基于当前科技化、信息化趋势,倡导在健康领域积极融入科技力量,牵头成立上海护理健康科技专委会并担任主任委员,基于自身在健康促进领域的经验和技术,成功申请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项目立项《脑卒中预防与康复系列科普活动》,通过开展脑卒中预防与康复科普教育进社区活动,建立多个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康复专科医院等为依托的科普品牌示范站点,组织系列健康促进科普教育活动,提升脑卒中的预防和康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