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盎然,群贤毕至。2025年9月25日下午,健康学院主办的“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专题会议在国和楼三楼报告厅成功举行。会议特邀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谭帅教授、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肖光年教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夏妍春教授及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建钧教授等四位资深专家作专题报告。学院党政领导、本科专业负责人、全院教师及教务办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会议由健康学院副院长崔海坡主持。
会议伊始,健康学院院长方亚鹏致欢迎辞。他代表学院对与会专家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如何将其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搭建一个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凝聚智慧,共同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
在专题报告环节,谭帅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下数智教育思考与实践”为题,详细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的探索之路。面对学生体量大、师资相对紧张的情况,学院构建了系统的“AI+”分层培养体系:面向大一至大四学生,开设从通识到专业的递进式课程,实现由浅入深的能力递进。联合化工、商学院等不同学院教师共同建设课程,并积极引入腾讯、华为等企业的前沿课程与实验平台资源,打造涵盖从基础到创新的四层智能实验平台,为实践教学提供强力支撑。通过“创新育人计划”到学科竞赛的层层递进机制,实现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覆盖。
肖光年教授以上海海事大学的“云端海事大学”项目为例,分享了AI在特色高校中的落地路径。通过构建基于国产大模型的“海事垂类大模型”与“超级智能体”,使该模型成为师生的智能助手,实现“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他重点介绍了如何将航运、物流、海洋等特色专业知识库融入AI系统,使其能回答行业专业问题,并探索了个性化教学、多语言直播课堂等创新应用。同时,他以自己主讲的《运筹学》课程为例,展示了如何将AI技术(如机器学习优化港区堆场翻箱问题)与传统专业课程深度融合。未来,学校计划通过构建更完善的知识库和成立国际联盟,致力于培养万名“AI+航运”的复合型人才。
夏妍春处长结合教学管理经验,介绍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AI赋能教学方面的系统布局与实践。学校从政策层面推动“AI+教育”行动计划,通过设立“百门百项”课程建设项目,引导各专业开设AI通识与专业课程,并依托校企合作建设算力平台。她以亲自建设的《项目管理》课程为例,生动演示了如何利用知识图谱、AI组卷、智能答疑等工具实现教学流程重构,强调资源积累与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同时,她指出AI时代教师需转变角色,成为学习引导者与课程设计师,并呼吁教师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以应对教学中的新挑战。
陈建钧教授以“零成本AI赋能课程建设”为主题,分享了一种务实且可复制的AI教学应用路径。他直面许多高校普遍面临的资源限制问题,提出利用免费大模型工具,结合具体技巧,实现课程知识图谱构建、题库自动生成、思维导图制作等核心功能。他重点分享了如何利用免费的AI资源,快速生成结构化教学资源,并强调了“提问能力”在AI互动中的关键作用。他建议教师以“流程化”思维将AI深度融入教学设计与评估环节,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个性化教学支持。
整场会议内容充实,视角多元,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们的报告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也有接地气的实操案例,为我院教师在AI时代探索教学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启发和有力的指导。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健康学院在主动拥抱智能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