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圆满落幕。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项目《面向多应用场景的高动态低延时智能平衡系统》凭借其突出的创新性与应用价值,从全国顶尖高校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最高荣誉——全国特等奖。这是健康学院继此前在“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屡获金奖后,在顶级国家级科创赛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学院科创育人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小木团队合影
获奖系统被团队亲切称为“小木系统”,是专为高动态场景设计的智能平衡解决方案。该系统融合双目视觉系统与多源传感器,构建实时运动感知模型,并借助强化学习Sim2Real架构训练策略,驱动并联机械臂实现毫秒级响应。核心技术突破多传感器同步、自适应姿态控制,实测性能优异,具备高精度、高效率、低能耗特点。系统已拓展至医疗、船舶等领域,提供可靠平衡解决方案。其创新性、实用性及市场潜力显著,有望成跨行业应用标杆,推动技术升级与经济增长。项目指导教师季云峰表示:“‘小木系统’不仅是一项技术成果,更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体现。从前期积累到此次突破,我们见证了团队师生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机械设计等多个层面的持续探索与深度融合,这也是项目能够获得评委高度认可的关键”。

参赛布展现场

获奖信息

获奖现场团队合影
此次佳绩的取得,是健康学院长期以来深耕科创育人沃土的成果。学院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培养机制。回顾既往,学院科创成果丰硕,在之前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学院便先后有3项项目荣获国家级金奖,展现了扎实的科研功底与持续的创新活力。展望未来,学院育人初心不改,通过定期举办科创育人交流会、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强化项目孵化支持,为学生挑战前沿、实现梦想提供了坚实支撑。
“挑战杯”国赛特等奖的获得,不仅彰显了上海理工大学在智能系统与健康工程交叉领域的科研实力,也体现了学校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的扎实成效。未来,健康学院将继续推动科技创新与育人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上理智慧”与“健康力量”。

